成都博物馆里的“龙”厚年味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王立 唐澜芯

锦江春色来天地,又是一年好时光。为了办好博物馆里的文化年,春节期间成都博物馆(以下简称成博)从初一开始延时开放,共接待国内外观众约17万人次,其中70%来自外地,逾80%为年轻观众。青少年、亲子家庭、研学团队络绎不绝,“为一馆赴一城”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时光里的生活新方式。

image.png

image.png

“新春雅集” 以墨为号贺新喜

202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的汉代《裴君碑》与《李君碑》荣列其中。成博围绕两碑内容,特别筹划“新春雅集”品牌之“蜀风隶韵——汉代巴蜀地区名碑名刻鉴赏”,以墨为号,奏响新春盛宴。

汉代刻石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图卷中令人仰慕的高峰,《裴君碑》与《李君碑》是迄今为止四川地区发现的体量最大、文字最多,且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石刻,记载了李君、裴君两位蜀郡郡守,带领当时的人们奋发向上的城市发展事迹。此次也是二碑拓片内容的首次完整展出。除两碑外,还有24件巴蜀地区的汉隶刻石精品拓片展出,为今日崇丽古都提供珍贵的历史注脚。在墨色淋漓之间,成博还以花卉造景作为新春氛围点缀,抽象写意腾飞的“金龙”,穿插在姹紫嫣红中,兼具传统风雅和现代时尚,在全馆营造了热烈的喜庆氛围。

“成博展览季” 饕餮盛宴迎新春

春节期间,除了持续开放“花重锦官城”“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人与自然 贝林捐赠动物展”三大常设展外,成博还特别奉上特色品牌“成博展览季”,推出历史文化与时尚审美融合的两大特展:“风华万象:16—20世纪典藏珍品艺术展”,从展现时代切片的精美服饰,到珍贵的国宝级文物珠宝,荟萃300余件(套)16至20世纪的中外珍品,让观众直观感受中西方顶级审美的交相辉映,展现东西方审美艺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满庭芳——金银器里的宋代生活”展,云集来自河北易县大北城和四川地区宋代金银器窖藏等珍贵文物342件(套),以金银璀璨勾勒时代风华,重温宋代风雅精致的美学。

“周末儿童博物馆”丰富社教过新年

成博社教品牌“周末儿童博物馆”以“好运兴‘龙’过大年”为主题,推出“文物里的‘龙龙’大揭秘”“好运连连金龙送福”等22场丰富多彩的活动,800组家庭,3800余人参与,带领大家欣赏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龙形或带有龙纹的文物,制作精美龙年新春节庆手工,参与展厅研学,提供了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喜庆吉祥的“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独特体验。大年初三,成博联合成都交响乐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春之声圆舞曲》等13首世界名曲依次响起,为市民观众奏响甲辰新乐章。

“暖心服务包”提升文旅新体验

节日期间,成都博物馆官方自媒体平台持续发力,及时发布春节假日期间各类消息。从大年初一开始,展厅人流如织,馆外长队如龙。为让观众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工作人员迅速下沉一线、加强疏导,并每日增加线上门票2000张,尽可能满足观众参观需要。同时,成博开展了数场直播活动,观众也可足不出户在线“云观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发矩阵打破了博物馆的物理局限,以快捷易懂的方式将“博物馆”送到千家万户。

“黄金周”期间,成博为来馆观众提供了各类兼具创意和实用性的优质文创产品,黄金周总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幅171%。创新的AR实景科普游戏《时空守护者》开启了“AR设备+沉浸游览+文创打卡”新玩法,以成博馆藏为背景,将文物和历史故事融入其中,带领观众穿越先秦至南北朝的历史长河,探索华夏文明的瑰宝。此外,甲辰龙年日历以馆藏中的龙形皮影为主题,融合现代设计,时尚有趣;皮影神怪系列新年发光棒棒糖,小朋友们几乎人手一枚……更有满额抽奖及赠礼等活动,丰富观众的文化体验。

举国乐享新年之际,一线工作者则迎来全面挑战。为了让游客“感受好,还想来”,“不打烊”的他们全力护航、用心服务。节日期间,近100场讲解让观众纵览成都历史文化,讲解员们还化身城市向导,为外地游客介绍文旅路线。安保人员时刻注意馆内各个角落,成为“百科全书”,为观众答疑解惑。约90名志愿者到馆服务,讲解引导,表演皮影等,为带给观众优质体验而无私奉献。

成都博物馆的事业建设,是成都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努力,成博的自媒体平台和线下留言簿上收获了来自天南海北观众的表扬。有称赞展览活动的丰富多彩,有感谢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还有抒发感想,写下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对博物馆工作的良性建议。这些暖心的点赞与回馈,不仅让博物馆工作人员感受到了观众热情的回报,更成为了成博不断前进,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动力所在。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