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使命 展现新担当 书写好新疆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文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内涵深刻,立意高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欧亚大陆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新疆考古工作聚焦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秉承实证传统,扎根田野,围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施,强化考古发掘研究阐释能力提升,推进考古成果社会共享,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深耕用力,积厚成势。

一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稳步实施,成果显著。在国家文物局指导和支持下,近年新疆考古纳入“考古中国”项目框架,实现了由“散”到“聚”的转变。制定并实施《新疆考古工作规划》,围绕新疆史前文化、汉唐西域军政建置、丝绸之路考古等重点课题,区内外10家科研院所、高校针对22处遗址,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近80项,配合国家、自治区基本建设实施考古项目300余项。其中,7项成果入选年度全国“十大”、“六大”考古新发现。以吉木乃通天洞、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为代表的先秦时期遗存的发掘,深化了新疆史前文化谱系的研究,新疆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以轮台卓尔库特古城、奇台石城子、北庭故城、尉犁“沙堆烽”等为代表的历史时期遗存的发掘,推动汉西域都护府、唐安西、北庭都护府为重点的中央政权有效管辖体系和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不断明晰。喀什莫尔寺、吐鲁番吐峪沟石窟、景教遗址等发掘,揭示了新疆古代多元宗教传播、交融以及中国化过程。系列考古发现和成果补益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形成与演进研究的同时,为促进遗址有效保护、传承发展、探索文旅融合提供了学术支撑。

image.png

image.png

二是文物多重价值阐释能力不断提升。聚焦国家治理重点研究领域,推进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发表考古报告、论文年均30余篇。申报实施《新疆物质文化遗存中所见中华文化认同》《唐代烽堠制度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课题,带动科研能力整体提升。

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多学科协同日益深化。强化科技平台建设,依托6个国家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凝练课题,推进生物遗传学等多学科深度合作,拓宽新疆考古研究领域。与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发表新疆地区古人类基因重磅研究成果,重塑学界对新疆以及欧亚草原人群演化的认识,增强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实施纺织品、纸张等8项国家级文保课题,及时有效保护一批稀有珍贵有机质文物。

四是文物“活”起来的路径不断拓宽。举办“新疆考古百年”特展,叙说新疆考古发展历程,再现考古人矢志不渝守护文化遗产、阐扬中华文脉的精神风貌。创新载体,举办“踏着古道游新疆——车师古道公众考古”活动,成为挖掘丝路文化遗产价值有益参考案例。以唐代“沙堆烽”考古为主题,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沙丘下的宝藏》《文书里的唐代戍边生活》等纪录片,一座烽燧凝聚的国家记忆、辉映的家国情怀,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年均刊发宣介考古成果稿件及短视频百余篇(部),新疆考古获得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影响力不断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引领新疆文物考古事业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展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一是树立“大考古”理念,加快构建新疆考古学学科体系。完善实施《新疆考古规划(2020-2030)》,系统推进新疆早期文明综合研究、统一国家体系下新疆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古代新疆多元宗教发展与中国化考古研究等重大课题。强化对“考古中国”新疆项目学术领导力,构建优势互补、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多单位、多学科协同的新疆考古格局。提高考古基础研究与文献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研究的有机结合,提升科学阐释文物及遗址价值内涵的能力。集聚优势资源,共建发掘、保护、管理、利用为一体的示范项目。

二是加强基础资料整理,推出综合性、高水平研究成果。聚焦充分挖掘和揭示新疆考古资料中蕴含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内涵,加大“考古中国”等项目资料整理研究力度。鼓励学术领军人才以博士课题、社科基金项目、“四个一批”人才专项课题为依托,推出系列研究成果。

三是有效利用考古研究成果,让文物活起来。不断谋求创新,通过举办集专家研讨、公众参与、媒体矩阵传播为一体的考古成果年度汇报会、“新疆考古百年展”巡展,配合中央电视台《探秘孔雀河烽燧线》纪录片拍摄等,全方位展示和传播新疆考古成果。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高质量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不可移动文物新疆家底。积极为西域都护府博物馆、交河故城展示提升等重点文化地标建设项目提供考古学支撑,以实物实景实事,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有序常态化做好文物移交,让考古成果及时惠及各族群众。立足新疆独特区位优势,围绕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蓝图,积极开展考古发掘、遗产保护、专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讲好新疆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是完善自身建设,夯实物质和人才保障。完成考古标本库房建设,打造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研基地。用好用活人才政策,壮大人才队伍,发挥好引进特聘专家、文保团队示范作用,在科研攻关和本地专业力量提升上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考古将立足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使命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书写好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新疆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文化强国建设砥砺奋进。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