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物温度 点燃寻源火种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天飞

image.png

因为经常给孩子讲传统文化,我总会碰上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一次,一位家长突然问我:“你说博物馆里的这些文物,到底有什么用?”

被这么一问,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只先入为主地知道:这都是好东西,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宝,每件都价值连城,我们得好好保护和研究。至于有什么用?也是啊,去博物馆逛过了,看过了,然后呢?

幸好,当时眼前正好有一件“何尊”的复制品。我指着何尊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天天说的‘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出处,就在它上面的铭文里。”

他一下子来了兴趣,细细打量着这件青铜器,辨认着“宅兹中国”的铭文。顺理成章地,我又给他讲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东汉“多贺中国人民富”铜镜……我对他说:“中国”这个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才具有了我们今天公认的含义。如果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就要回到历史长河中,去寻找它的源和流。

所以说,文物有什么用?它们躺在博物馆里,看似冷冰冰的,不是来自这座坟,就是出自那座墓;但是,一句“宅兹中国”,足以激起一位对文物完全陌生的中国人的热情。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三个简单直接的问题,据说大到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小到办公楼的安保日常盘查,都是这三个问题: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要干什么?

从文物中,可以看到“你从哪里来”。何尊上“宅兹中国”的铭文不用多说,它告诉我们:3000多年前的祖先就开始谈论“中国”。所以这位给我提问题的朋友,他看到了何尊的铭文后突然兴奋,他心底的某些好奇被点燃,他要知道作为中国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份热情,是何尊(哪怕是一件复制品)带给他的。从他的表现,我感受到了何尊炽烈的温度,它足以在一瞬间激活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只因为他是中国人。

从文物中,可以看到“你要到哪里去”。南京博物院有一件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这是一件精美的青花瓷器,上面画的却是萧何追韩信的故事。我们知道,韩信在刘邦手下不被重用,想转投他乡;幸而萧何有知人之明,听说韩信离去,急忙连夜把他追回,这才为大汉江山留住一位帅才。

那么,这样一件艺术品,古人为什么不画花卉、山水,反而画一个故事?因为古人也会有前途未卜的迷茫,古人也会有选择的纠结;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求,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梅瓶在当时多是酒器,无论是壮行豪饮,还是借酒浇愁,身边摆着这样一个漂泊半生终逢慧眼的故事,人们总会和自己的处境相印证,从而进一步思考未来将何去何从。即使是几百年之后,我们看到这件梅瓶,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温度。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曾经盛过烈酒,更是因为它一直用一幅知名的图画照亮着迷茫者的前程。

从文物中,可以看到“你要干什么”。我们普通人日常干什么?无非是忙忙碌碌、吃吃喝喝。那么,古人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南京博物院藏的一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其中描绘的是嵇康、阮籍、荣启期等高士雅集的场面。其实所谓“雅集”,无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派对”而已。即使是高人雅士的生活和我们也没什么本质不同。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文物翠玉白菜,一段青白两色的翠玉被巧手匠人雕成的一棵白菜。按说这是和常理反着来的:从来都听人夸“这白菜好,像玉一样”,没听人说“这块玉好,像白菜一样”——这回倒好,人家匠人给皇家干活,干脆直接把玉雕成白菜,为什么会这样做?

与此相照应的是另一个有趣的故事:乾隆皇帝给他母亲祝八十大寿,寿宴的几百道菜肴,都挖空心思取了好听的名字,其中有一道菜叫“翡翠玉版”——这是什么山珍海味?其实就是炖白菜汤。所以同是清宫,一边把白菜叫成“翡翠玉版”,一边把美玉雕成家常白菜。即便是皇家,也不能天天钟鸣鼎食,也得时不时接接地气。高士日常干什么,皇家日常干什么,我们普通人日常也就会干什么。上文提到的砖画,还有这件翡翠白菜,都是有温度的,这就是其中浮动着的人间烟火。

所以,文物不是冷冰冰的,文物是有温度的。它的温度,足以为每个人点燃寻源火种,照亮漫漫前路,熏染日常起居。徐怡恒的《有温度的文物》,正是这样一本书,书中选了19件文物,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并且讲述了这些文物和我们现代人的关系。从她清新流畅的文字中,这些传世珍品的温度,有的炽热、有的温暖、有的冲和,足以让我们鉴古知今,在看历史的同时,更能看到我们自己。

《有温度的文物》

作者:徐怡恒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