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龙腾盛世 “冀”庆佳节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贾希希 曹敬佩 张燕霞

玉兔回眸辞旧岁,金龙昂首迎新春。河北博物院在甲辰新春组织开展的“龙行龘龘 乐享河博——博物馆里过大年”文化活动,推出乐“展”、乐“学”、乐“玩”、乐“购”、乐“享”五大板块近40项活动。8天假期,接待观众21.7万人次,同贺盛世中国年。

新春特展 “冀”庆新年

“展览即将开始!”随着灯光逐渐暗淡,“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的环形巨幕画卷徐徐展开,游鱼被观众脚步吸引而来,琴声缓起,古亭、游船、青绿河山渐入人们眼帘。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让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实时交互,游客纷纷感慨“人在画中游,名不虚传”。

赏文物,品年味。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免费开放“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龙行中华——2024甲辰龙年贺岁特展”等精品展览13个,全景数字展陈40余个,累计提供人工讲解服务766场,语音导览10344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引来市民游客竞相打卡。

“盛世修典特展”以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为基础,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整理精选历代代表性绘画作品打样稿1100余幅,整合院藏文物和河北省内文博机构相关文物,利用图像、文字、新媒体科技等多元化展示手法,使流散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实现时空重聚,整体呈现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和千年丹青中积淀的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同时展现中国鉴藏史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承中的河北贡献。

“龙行中华贺岁特展”特别鉴选河北博物院藏祥龙题材文物117件(套),辅以数百幅文物艺术品映像,通过“来龙去脉——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龙的传人——民俗文化中的龙”等五部分内容,清晰展示不断演化和完善的祥龙形象,传递别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教育活动 “冀”忆非遗

新年里,河北博物院精心打造推出40余场“博物馆里闹新春”主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欢天喜地迎小年”一直持续到二月初二的“吉星高照龙抬头”,紧扣节俗主题,并结合非遗文化,链接文物知识,通过展厅观摩、知识分享、互动体验等形式,添彩传统佳节,点燃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依托“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年初三至初五连续开展“祈福迎新说年画”“吉祥如意剪窗花”“欢欢喜喜贴春联”等系列红红火火的“闹新春”活动。遵循传统技法用画版拓印一幅设色鲜亮的年画,舞刀弄剪刻出一张造型灵动的窗花,邀请书法名家用战国中山国独有的“中山篆”书写一副饱含祝福的对联,共同感受河北特色文化。

在非遗会客厅举办的“喜迎新春”非遗展示体验活动,迎来一大波热情高涨的观众围观参与。笔走龙蛇写“福”字、刻刀翻飞雕面花、浓彩重抹捏泥人等,让观众在学、品、视、听、娱中体会传统节日的热烈氛围,感受燕赵非遗文化的魅力。经过激烈遴选的非遗舞台展演、非遗项目展示等火热开展的“闹元宵”活动,处处有惊喜,在花灯下体验传统年俗,品尝传统年味,共话美好生活。

“龙行龘龘贺新春”“龙凤呈祥迎新岁”活动与小朋友开怀畅聊龙文化,解密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所承载的深厚精神内涵,分享有趣的生肖文化知识。同时,还以院藏文物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的受众推出“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解密古代科技理念的“文物中的古代科技”、梳理河北地域历史文化脉络的银发课程“河北大地上的文明印迹”、穿越时空趣学成语的亲子活动“文物成语号”等,奉上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新春大餐。

服务创新 “冀”惠万民

博物馆有着存古记今的独特属性,不仅是民众旅游观光的打卡必行之地,也是珍藏年味儿和年文化的宝库。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在推出多款有温度、有故事、有内涵的系列周边文创产品之余,还推出免费盖章、汉服巡游、祈福抽签、财神派福、手作沙龙等系列活动,文创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把博物馆带回家,成为向亲友表达美好祝愿的新选择。

同时,河北博物院重点加强数字化开发应用,着力提升场馆智慧化服务水平,通过“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AR眼镜智能导览、线下语音导览租借、多点触控互动墙、空中成像文物展示台、“数字琳琅”云观珍宝、全景数字展览云平台、“小程序”探秘展品、云赏馆藏集珍、线上语音导览十大智慧板块,深度解码历史文化片段,提升观众数字互动体验,让人们在生动的数字展品中开始富有启发性、体验性的新春之旅。

除此之外,河北博物院在节日期间通过各平台发布便民信息220余条,新增粉丝量7万,总阅读量近6000万。制作“龙年说龙”和“河博邀您赏名画”两个系列原创短视频17个,互动答题、话题联动屡登同城热搜,其中,“来河博过大年”话题阅读量4100多万,“盛世修典”话题阅读量1700多万。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也吸引了央视新闻、中新社等国家级媒体平台的争相报道,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为持续释放文博热度,河北博物院提前谋划、周详部署,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干部职工通力协作、履职尽责,积极应对客流高峰,确保人员与文物安全。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提升公共服务,不断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与民共享新时代文物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成果。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