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推介活动”获奖书目十佳图书书目

发布时间:2014-06-15

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1.《明蓟镇长城》

-001.jpg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  文物出版社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代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世界奇迹。明长城集历代之所长,是长城建造的巅峰,蓟镇长城则是其中之精华。明蓟镇长城担当着保卫京师的重任,是明代九边长城中地位最高的一段。明代对蓟镇长城的修筑最为重视,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建蓟镇长城,这使得蓟镇长城成为明长城中修筑最为精良、体制最为宏大、设施最为齐备的长城,也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长城段落之一。

与以往只记长城局部或部分段落的报告不同,《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是基于对明蓟镇长城全面科学实地调查之上编写的大型考古报告。调查通过对长城长度的测量,证实了明实录记载的正确性;对长城所经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保存现状做了翔实记录,并拍摄了大量照片;对长城上的每座敌楼、战台、墩台等附一属建筑都绘制了线图;认定实际上除了墙体之外,长城还有城堡、卫所、窑址、烟墩、墓葬等相关遗存,这些设施是长城总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墙体一道发挥长城的防卫功能。该书全面完整地把蓟镇长城公布于众,给人以整体的思维和概念,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靠,是了解了重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的重要依据。

 
2.《西夏六号陵》 

-003.jpg

宁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科学出版社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国家文物局将西夏王陵中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2015年重点扶持项目。《西夏六号陵》是西夏六号陵遗址的发掘报告,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涉及六号陵的角台、外城墙、阔台、碑亭、月城、陵城、献殿、陵台、地宫及其出土遗物,其中出土的西夏文字的残碑对西夏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书还对西夏王陵的建造制度作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虽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但带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如不见后妃陵墓设置,不设下宫,并对陵墓建筑结构及建筑特色、建筑材料、墓葬形制作了具体解释,并通过考古学材料和证据推断六号陵可能是西夏嘉陵,陵主可能为西夏太宗李德明。


3.《澳门黑砂玉石作坊》

-005.jpg

邓聪著  澳门民政总署

《澳门黑沙玉石作坊》是一本总结澳门路环黑沙考古新成果的书籍,也是澳门考古研究的里程碑,书中详述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及澳门民政总署发掘澳门黑沙遗址的过程,阐释了遗址发掘技术、经过、收获和保护,并对历次黑沙遗址考古及田野考察出土史前玉石的成果进行宏观分析论述。该书在揭示考古成果之外,还介绍了一些遗址考古发掘方法常识,对遗址发掘与保护的关系等考古发掘常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乃至于质疑进行了阐述,并记载了考古发掘工作者在发掘工作中的一些思想过程。特别是该次发掘在4000年前的玉石饰物作坊层位中发现了房址遗迹,更出土轮轴机械文物一一辘轳轴承器,以辘轳轴承器构成的轮轴机械与玉石饰物制作中的管钻技术有莫大的关连,该书从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中华文明探源与辘轳机械发现的关系和重要意义,重建了以辘轳轴承器为生产工具的玉器生产工艺,指出“距今约4000前后,岭南一带所出现发达的环玦文化圈,由之带动下辘轳技术向南覆盖远东及东南亚大陆及岛屿。日本最早辘轳的来源,可能与朝鲜半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东亚迄今新石器时代轮轴机械最系统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4.《民国文物法规史评》

-007.jpg

李晓东著  文物出版社

《民国文物法规史评》是对民国时期文物、古物、古迹等政策法规文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梳理、比较、分析研究和评论。主要选取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层面的文物、古物、古迹等政策法规文件,同时选取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一些主要文物政策法规文件,分别以年代为纵线,以文物、古物、古迹等政策法规文件内容为横面,构建起了民国文物法规史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论。细读书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法规文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已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物术语、概念和保护原则,如不可移动和可移动古物、古物古迹国有与私有、保护古代名城与名人故居、保护古迹古物原状、古迹原地保存和文物古迹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已提出了“文化遗产”与“文化财产”的概念,并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实践了保护根据地和所辖区域文化遗物、纪念物和纪念建筑的先进理念,对后来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概而言之,此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文物法规史研究的一项空白,对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5.《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

-009.jpg

首都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编  文物出版社

《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展》以首都博物馆和黑龙江省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白山黑水海东青一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展览为基础,收录文物260余件,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翔实的资料,展示了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在兴起、发展及其促进边疆地区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该书分专论和图录两部分,专论包括金代历史、考古、人文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图录分远古勾勒、经营东北、雄峙北方、天下一统四部分,展示了一批精美的文物。

该书的专论部分就金中都的历史地位、金朝的历史贡献、金中都考古学研究、金源文化、通古斯民族的兴起、渤海妇女的贞操观念、金饰艺术与女真人的文化交流、金代女真的社会生活、金代的崛起、金代铜座龙的功用、北京地区金墓出土瓷器考辨等问题做了专文研究,提供了展览背后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背景学术信息;图录部分并未局限在展品本身,而对展品的考古学背景、各少数民族的相关信息、展品的关联性信息以及物质文化史信息做了较为精确的阐释。


6.《稻作与史前文化演变》  吕烈丹著  科学出版社

-002.jpg

吕烈丹著  科学出版社

该书综合已发表的考古学和自然科学资料、作者进行野生稻栽培实验的结果及对现代稻作社会的观察,讨论稻作的产生和发展与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出定居是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且为私有财产的积累提供了条件。稻作的发展不仅引起了史前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包括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出现,农田作为财产观念的产生,贫富差别的出现和增大,群体身份认同和领地意识的出现等,而且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导致稻作社会中狩猎采集经济成分下降或消失,迫使人类依靠驯养的动植物来生存,从而加速了社会差别,也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7.《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  河南博物院编  大象出版社

-004.jpg

河南博物院编  大象出版社

鼎是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代表性礼器,演化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中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文化信息。《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为配合河南博物院“鼎盛中华”展览而编纂的一本集资料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图书,聚集国内20余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近150件重要的铜鼎资料,以时间为主线,贯穿鼎的形制演变、鼎与国家政权关系、鼎的文化属性三个层次主题内容,以揭示鼎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在图录部分分史前鼎谱、国之重器、封国族氏、吉金铸史、鼎故革新、古鼎新用等六章展示了“鼎盛中华”展览所展出的鼎,并对鼎的考古学、历史学信息以及制作工艺和使用信息做了注释;专论部分则对夏商周铜鼎概述、安阿殷墟时期青铜铸造与青铜鼎、西周早期青铜铸造与青铜鼎、说多友鼎等方面做了专文论述,特别是《宋以降鼎型容器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一文,将学术视野拓展到宋以后对先秦鼎彝的防治与追摩,使全书对鼎文化的阐释更加全面和丰满。

 
8.《科技考古进展》  王昌燧编  科学出版社

-006.jpg

王昌燧编  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和传统的历史学一样,目的都在于复原历史的真相,探究不同时、地人类历史活动的一般法则和各自的特殊性。所不同者,传统历史学研究的是文字记载,考古学研究的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物证(物本身和物的存在状态)。因此,考古学一开始就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各种物证,科技考古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考古学研究中最有广阔天地的分支。《科技考古进展》是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将他和他的团队在陶瓷、冶金、玉器、建材、生物、农业、有机残留和盐业八个方面取得的科技考古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本书着重介绍了在陶瓷科技考古中对陶器、原始瓷概念的界定,在冶金科技考古中对中国的冶金起源的探索,在玉器科技考古中对古代玉器加工痕迹的显微分析,在建筑材料考古中对凌家滩遗址“红陶块”的研究,在生物考古中对北京周口店田园洞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在农业考古中探讨新疆苏贝希遗址出土面食的制作工艺分析等等,充分体现出科技考古所承担的创新的使命;同时,该书还是一本充满最新成果的专业教材,而对于文物爱好者而言,也应该能从中获取知识、激发兴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常有相通之处,相信细心的读者还能够从中体味到一些科研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相关研究领域之中。

 
9.《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01-2010》

-008.jpg

《考古》杂志社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家从地下发掘出过去的人们所留下的各类物质遗存,经由从“事实”导向理论、由理论重构历史、再中考古材料检验理论科学性的途径,为我们展示出关于过去生活的图景。正如此,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自始至终也都是以考古发现为基础的:自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诞生后,通过科学的手段获得的考古发现无以计数,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进人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的各类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其中每年都有不少考古发现,无论是对于拓展考古学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还是充实、更新关于过去的知识,都有着特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报道和交流考古发现,传播和普及考古学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于2002年创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每年年初举办的论坛从前一年全国各地的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学术意义最为重要的六项进行展示和交流。《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01-2010 ))旨在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的60项考古发现为重点,尽可能全面地介绍和展示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中国的考古发现及其科学意义。全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述评》,主要是对2001~2010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的扼要介绍与评述,这不仅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新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概况,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60项发现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即由60项考古发现的发掘者介绍和阐述每项发现的发掘经过、发现内容和学术意义。该书的编辑出版,不但是对新世纪头10年考古发现和考古工作的一种总结和回顾,还有助于深化认识,特别是许多发现都需要经过深人的研究,需要联系其他考古发现甚至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之后,其重要性才能够从多方面不断显现出来。

 
10.《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

-010.jpg

霍宏伟、史家珍著  科学出版社

洛阳铜镜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时代跨度长。尤其是战国、两汉、隋唐、宋代出土铜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毫无疑义,这里是展示和研究中国古代铜镜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据专家估计,20世纪50年代迄今,仅洛阳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铜镜就有2000余面,数量如此之多的铜镜,如何进行全面、系统、深人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而《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主要是反映20世纪以来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的现状,尤其是整合了新中国成立后镜鉴的田野考古资料。本书分为绪论、上编、下编以及附录等四个部分,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洛阳铜镜的资料,为学术界和收藏界提供了一部详实的资料,书中除了增加了出土的铜镜资料外,必须强调高质量和创新力,重视研究理论、概念方法的创新,重视出土资料的科学性和运用手段,减少不具代表性或特殊性、品相欠佳的传世品,尽可能地收录出土品,特别是墓葬出土的铜镜,该书还从不同角度对洛阳铜镜的发现史、研究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洛阳铜镜资料的收集、整合方面尤为突出,绪论、附录部分收录20世纪20至30年代洛阳金村被盗战国墓葬出土和《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记述的有关铜镜资料,可谓别具一格,于是一幅洛阳铜镜资料的全貌清晰地映入读者眼帘。此书作者能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有效利用出土和传世铜镜资料,显示出他们具备开展研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从而使一部学术性强、资料丰富、形式新颖的著作展现在读者面前。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