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发布时间:2024-03-08

良渚遗址“文化+亚运”立体式展示传播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image.png

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且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遗址“文化+亚运”立体式展示传播聚焦亚运会各阶段,创新形式与载体,让亚运刮起浓郁的“良渚风”,用文化连接全球受众,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风采、中华文明圣地的无限魅力。

价值解读出新,聚焦“良渚+亚运”议题。充分挖掘良渚文明与运动传承之间的联系,将良渚元素融入亚运会火炬、奖牌、吉祥物、火种采集仪式、开幕式等重要窗口,良渚文化价值相关议题得到了充分聚焦。

窗口展示出彩,讲好“良渚+亚运”故事。在良渚古城遗址举行火种采集仪式,点亮亚运传承“薪火”,闪耀五千年文明之光。做好亚奥理事会、亚残奥委员会大家庭服务宾客项目以及亚(残)运会城市采访线之“文明探源线”的来访接待,整合各平台以点带面的构建良渚文化宣传特色。

文化传播出圈,营造“良渚+亚运”氛围。与国家、省市区各级主流媒体建立高效宣传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宣传渠道。在亚运火种采集当天,以一个国际宣传片、一套全媒体传播作品、一批宣传资料、一次国际传播,一批深度传播稿件为抓手,全面立体地向全国、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圣地的魅力。

良渚遗址“文化+亚运”立体式展示传播充分展现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的精彩碰撞,具备了良渚辨识度、文化引领性和全球传播力,掀起良渚文化与亚运相融相生的全球传播热潮。

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群D107墓葬(八亩墩)保护展示工程

安吉县古城遗址保护中心

image.png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202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吉古城遗址、龙山越国贵族墓群兴建。安吉古城遗址是越国早期重要都邑,更是秦始皇分封三十六郡当中鄣郡郡治所在地。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保存有越国贵族墓葬268座,其中包括龙山D107(八亩墩)、龙山D40(九亩墩)等王陵级大墓,是研究越国墓葬制度和社会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遗存。以古城和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为核心的大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考古和保护展示工作是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支撑和关键,古城城址、龙山越国贵族墓园、周边遗存的考古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学术研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与发展双赢效果明显。区域内的龙山越国贵族大墓D107(八亩墩)考古发掘引起各界关注,先后出土各类文物1500余件,入围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D107(八亩墩)作为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重点墓葬展示区,2022年,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880万元。经过专家论证,对D107号墓葬(八亩墩)墓坑、墓道进行回填保护及局部的结构性原址复原展示,同时进行了绿地改造、环壕疏浚与整治、桥梁、景观道路、绿化种植、景观节点以及保护棚内的展示设计。突出了考古展示的原真性、科学性,为后期考古研学奠定基础。

走近地下繁华——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刘贺墓园保护展示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image.png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中的刘贺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墓主人身份明确,保存好、结构完整、功能布局清晰、拥有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遗址出土文物10000多件(套),包括竹简木牍、车马、乐器、铸币、青铜器、兵器、漆器等,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提供了一份汉代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全新资料,对完善秦汉历史研究具有重要考古学术价值。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近年来,按照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借助国内一流的文物保护项目设计和施工技术力量,高标准、高质量分步实施并完成了刘贺墓主墓和祭祀性建筑保护展示、主墓保护性设施、主墓墓坑加固、东门遗址和北门遗址及其他衬葬墓保护展示等,配套的刘贺墓环境整治工程和安防监控设施也已完成。

依照考古先行原则,加强考古研究,提炼遗址的核心价值,确立文化定位,探索大遗址保护研究利用模式,科学编制技术方案,引领保护展示,拓展保护展示路线,按照遗址保护规划形成完整的刘贺墓展示园体系,丰富了遗址公园参观内容。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刘贺墓园保护展示集结一批国内文物保护、建筑工程领域精英技术力量,组织省级以上专家论证10余次,保护展示面积4.6万平米,正日益成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江西样本”和江西文化旅游“金名片”。

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image.png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所在的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于1928年发现。1930至1931年城子崖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城子崖遗址是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有目的的独立自主发现并发掘的第一个史前遗址,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城子崖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入选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至今,城子崖遗址一直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考古中国”项目,持续开展发掘工作。

依托城子崖遗址建成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占地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展出文物373件,展示了章丘9000年历史文化的悠久和灿烂。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济南市东部主要的研学基地之一,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推出的史前文化生活体验项目,活动以城子崖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广大青少年呈现了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画卷。“城子崖研学”在参观博物馆、探访城子崖遗址的基础上,建设了“史前工场”,常年开展陶艺制作、植物拓染、钻木取火、石器磨制、考古发掘、公众考古、城墙夯筑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同时积极配合教育院校的“研学游”活动,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另外,根据季节变化,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活动还增加了“从城子崖到东平陵城”寻根济南、认识家乡的活动线路。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热烈欢迎,年接待研学人群40000人次。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处

洛阳市文物局

image.png

隋唐洛阳城作为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隋代始建,沿用至北宋末年,建都时间长达500余年,其建筑规模、平面布局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极为突出的价值。该遗址占地47平方公里,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唐洛阳城位于城市核心区,保护难度大,保护成本高。20世纪50年代以来,洛阳市文物局在规划建设中先后创立了“避开老城建新城”“先考古、后建设”的洛阳模式。在三、四期城市总规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效避让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形成了以北部邙山皇陵区-隋唐城宫城核心区-定鼎门遗址-龙门为主的纵贯南北的城市历史景观轴线和洛阳组团式的空间布局。

洛阳市以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建设为抓手,主要领导亲自督导协调隋唐洛阳城保护和遗址公园规划建设面临的征迁用地、规划落实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遗产保护,探索出了一条“保护先行、民生为本、文旅融合”的新“洛阳模式”,实现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的多赢局面,在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目前,遗址公园宫城核心区的遗址展示面积达930亩,累计接待游客296万人次,各类体验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提升自豪感自信心、见证古都盛世辉煌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

探源贾湖文化寻根中华文明

舞阳县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

image.png

贾湖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前期聚落遗址。遗址距今9000-7500年,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盛、制作之美、内涵之丰富,为全国其他同时期遗存所罕见。贾湖遗址提供了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现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占地面积4263.9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41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遗址展示区、博物馆展示及管理服务区、考古预留区、贾湖历史文化体验区、贾湖民俗文化体验区等5个功能分区。保护展示项目坚持规划先行,大力建设遗址保护展示区、贾湖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贾湖遗址通过安全防范工程、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保护展示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四方面的建设,保护展示初具规模。贾湖遗址博物馆设置“礼乐之源——贾湖文化主题陈列”和“贾湖探秘”“骨笛”“龟甲与符号”“墓葬与葬礼”四个专题厅,突出贾湖文化孕育中华礼乐文明萌芽的重要价值与地位。贾湖考古遗址公园与周边旅游景点联结,融合乡村资源,实现旅游功能互促、交通空间互联,助力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自然》《古物》等世界核心学术刊物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对贾湖遗址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关注报道,央视《国宝档案》《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中国考古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多个栏目连续多年累计播出了数十集专题片。2023年,举办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贾湖遗址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未来,贾湖遗址将深挖贾湖文化内涵,聚力培育贾湖文化品牌,切实加强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努力将贾湖遗址打造成为开放式传承中华文化的文化旅游胜地。

盘龙城遗址创新性保护展示项目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image.png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距今约3500年,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清楚、遗迹丰富的商代前期城址,是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中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始终坚持以考古成果为依据,在遗址保护、运营管理、科学研究、展示利用等各方面,形成一套具有盘龙城特色的创新性展示体系。

盘龙城遗址创新性保护展示项目基于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展示与考古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南方多雨临水环境的保护展示手段。例如,对盘龙城遗址本体中的城墙遗迹和周围区域进行覆土保护,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复原展示了1、2号大型宫殿建筑。既突出了宫城区的布局结构,也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对原遗址的破坏,解决了南方土遗址保护与展示难题,为相似的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案例。

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院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中,形成了馆、址一体运营体系,开创了遗址博物馆管理新模式,有效促进遗址与博物馆的互动展示,以及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盘龙城坚持学术立馆的理念,博物馆展览陈列、宣传教育和公众服务等均为诠释遗址本体服务。基本陈列“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即时将盘龙城最新学术成果转换和展示,考古学内容和思维模式贯穿于整个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当中,突出了遗址博物馆展览的特色。临时展览坚持原创,独立策展,让学术研究即时转化。系列社教活动和线上线下服务也为观众了解盘龙城提供了丰富的渠道。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展示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

image.png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华夏青铜文明发源地,已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创建名单,是我国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它的发现和发掘解决了中国青铜时代的铜原料来源问题,对研究中国青铜文明起源与发展,世界科技史、冶金史和矿业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国家、省市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铜绿山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围绕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活化利用,在管理机构设置、保护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考古发掘、学术研究、宣传展示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在系列文保工程、考古研究、展示利用、宣传推介等方面,深入挖掘和阐释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时代精神、艺术价值与科技价值,进一步提升了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并成为中国矿冶遗产发掘研究和保护利用的标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矿冶考古学的新发展,在传承青铜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1973年发现发掘到四方塘遗址等最新考古成果,从1984年建馆开放到2023年新馆开放,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的时代进程中奋勇前行。

科技赋能王宫重现——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

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

image.png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心,自1995年以来,发掘出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宫殿以及秦汉至民国等12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这是广州原点和2200多年来不变的城市中心,也是岭南地区融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和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发展和繁盛的重要历史见证,2021年获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南越国宫署遗址在考古发掘阶段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同时开展资料整理和研究,已出版发表《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等系列研究成果,为展示利用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2007年编制完成了《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并公布实施。自2014年以来,依托遗址建设的南越王宫博物馆(2021年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合并成立南越王博物院)建成对外开放,建设完善遗址振动、地下水、气体等安全监测系统,开展遗址日常保养维护,自2019年开始对遗址本体开展实验性保护工程,使遗址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遗址原采用覆罩露明、地面建筑模拟和绿化标识等方式对遗址进行阐释展示,但静态、平面的图版展示的可读性、可观赏性较差,限制大遗址服务社会的空间和能力。自2020年起实施“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第二期通过三维建模、场景演绎、MR虚拟增强现实、OLED透明屏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南汉国二号宫殿遗址现场数字化复原和虚拟漫游展示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项目在确保文物遗址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创新大遗址展示方式,不仅让考古遗址“活”起来,焕发新的生命力,还实现了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助力城市发展,赋能美好生活——金沙遗址保护展示创新实践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image.png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建立在金沙遗址原址上的考古博物馆,近年来充分利用文旅融合的发展契机,以建设享誉全国、在国际具有知名度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为目标,坚持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相融共生。同时,积极对标国内外高水平遗址博物馆,遵循国际化、智慧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考古遗址保护、管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的建设。

遗址保护管理方面,不断加强遗址本体和藏品保护管理,推进《金沙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修编,建立“金沙遗址土遗址本体监测与预警系统”“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与调控系统平台”,实现藏品数字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工作。学术研究方面,以实施重大项目为引领,开展重要课题研究;组织各类专题学术研讨会、讲座、论坛,在学科与行业内加强引领与示范;出版各类专业和科普图书,推动学术成果转化。遗址展示利用方面,积极创新策展理念,精心构建“重要考古发现”“中国区域文明”“世界文明”“文物专题”“艺术金沙”及“古蜀文明”的“5+1”特色展览体系;将金沙文物展览推广到国内外,扩大古蜀文明知名度与影响力;借助数字影像、AR、VR沉浸式体验等多样化手段,创新展览形式;注重口碑营销与品牌建设,开展跨界合作,探索文化传播新途径,持续打造春节文化惠民活动“成都金沙太阳节”,创新文创产品研发,充分实现文博资源的活化利用;打造智慧金沙体系,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守护地,金沙遗址博物馆始终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悠久历史为己任,有效推动了城市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并为成都市文化和旅游事业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

Copyright Reserved 2022 版权所有 中国文物报社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